看到小軒(化名)抿著嘴、微微泛紅的眼眶,未檢檢察官知道他是真的知道錯了,揪著的心終于慢慢放松下來。
一次家訪 有力度的監督
小軒因為朋友義氣一時沖動走上了犯罪道路,雖然此前也有過一些不良行為,但是其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好,并積極賠償了被害人的損失取得了諒解。經征詢公安機關和被害人同意,同時開展不公開聽證,檢察機關對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給小軒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但是如何讓正在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的小軒真正的“迷途知返”,一直是未檢檢察官的一塊“心病”。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軒的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健康成長。無為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未檢檢察官一行換上便裝來到小軒家中,開展“一對一”家訪幫扶。
家訪中,未檢檢察官詳細了解小軒這段時間的思想動態、生活方式、家庭關系、精神狀態,督促其正確認識附條件不起訴的法律規定及在考驗期內應遵守的事項。
一次家訪 有溫度的守護
家訪中,檢察官向小軒母親詢問小軒考察期間的表現,了解其教育方式、親子關系等情況,對小軒母親開展有針對性家庭引導式教育,對其過分苛責孩子的行為進行勸導,引導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在滿足生活需求的同時,更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督促其母親要嚴加管教小軒,和孩子一起規劃好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家是我們的精神之所,我們喜于斯、怒于斯、哀于斯?!?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父母的監管和關愛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如臂彎般溫暖,而學會安靜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才能真正地用心守護。
在經過檢察官的勸導后,小軒母親不停地點著頭,表示今后將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一次家訪 有深度的溝通
“你這次為了朋友犯罪了,可見你是一個重情義的孩子,希望你以后能交到真心的好朋友,一起進步”。
“看到你特意準備了日記本認真記錄下每天的生活,我特別高興,你就把我當作你的姐姐,我愿意隨時傾聽你的聲音。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你要相信現在的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將來可以選擇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堅持下去,每一天都有小小的進步……”
檢察官與小軒談心交流,問困難、談進步、說變化,同時為小軒送上“法治學習禮包”,給小軒重新開始的勇氣和動力,也助力他學好法律知識、健康成長。而小軒也表示,自己將和家人一起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努力為家庭減少負擔,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場真誠地促膝談心,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紅了的眼眶。這個場景,是無為未檢開展“家教式幫教”促進涉案未成年人回歸社會的生動寫照。
行而不輟至千里,履踐致遠志青衿。未檢檢察官將用心、用情、用愛、用法去照亮涉罪未成年人歸途的路。